内容中心
员工激励|现金还是礼物,这是一个问题
美国固特异轮胎与橡胶公司曾于1994年开展一项销售激励计划。这项计划给予一半参与者现金奖励,另一半参与者非现金奖励(等价商品或旅游奖励)。
该计划实施六个月后,结果发现,获得非现金奖励的员工比获得现金奖励的员工绩效结果高出46%,比计划实施前的绩效结果高出37%。究其原因,研究者认为非现金奖励激发员工右脑处理信息,更易于产生积极情绪;而获得现金奖励时,员工的左脑更为活跃,关注点聚焦于数量多少、价值大小,是否与个人投入的时间精力匹配,从而削弱了现金奖励的激励价值。
然而,当员工被问及希望收到现金还是礼物时,答案似乎永远倾向于前者。
2009年一篇刊于《经济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的文章对此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探讨,研究通过进行六个实验以理解员工对现金或礼物奖励的偏好,研究主要发现:
① 当参与者分开评价对现金与非现金奖励的满意度时,参与者更喜欢非现金奖励,并且更愿意与朋友分享他们获得的奖励
② 当参与者同时对现金与非现金奖励进行比较,并选择更愿意接受何种奖励时,现金奖励的功能性更为凸显,参与者更愿意接受现金奖励
③ 当非现金奖励为实用性礼品时(如粮油杂货),现金奖励与非现金奖励的功能性无显著差异;当非现金奖励为享乐型礼品时(如旅游、彩电等),参与者对非现金奖励更为满意,但给予等价现金时,更愿意接受现金奖励
这一研究说明,员工对现金与非现金奖励的偏好在不同评价系统的情境下会出现反转,“更有用”和“更满意”两套价值系统主导了员工的选择。
现金奖励可以由接受者决定其用处,换取接受者最需要的物品,因而具有更强的功能性。在理性人的假设下,接受者应当一直表现为追求实用价值最大化,这也是为什么当给予现金奖励与非现金奖励两种选项时,接受者更倾向于选择现金奖励。在多轮实验中,结果重复验证了这一猜想。实验一中,100位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学生里,63%的人选择了接受现金奖励;实验二中,当给予享乐型礼品和现金两种选项时,375位学生里65%的人选择了现金奖励,而当给予实用性礼品和现金两种选项时,接受者的偏好无显著差异,51%的人选择现金奖励,49%的人选择实用性礼品。在实验四中,研究者进一步探究参与者作出选择背后的原因,发现实用性是驱使参与者选择现金奖励的主要原因,其关联性达到0.53。因此,对于员工而言,在现金奖励和非现金奖励之间,现金奖励通常是“更有用”的优先选择。
尽管参与者更倾向于选择现金奖励,但现金奖励却并未给参与者带来更高的情感价值。相反,非现金奖励让参与者更满意,更快乐,更愿意与朋友分享这份奖励。实验一中,当参与者单独对现金奖励与非现金奖励进行评价时,获得非现金奖励的参与者超出一半认为他们对获得的奖励非常满意,而获得现金奖励的参与者超出一半认为他们对获得的奖励一般满意。实验二中,参与者对非现金奖励的满意程度也远高于现金奖励。实验三中,获得非现金奖励的参与者相比于接受现金奖励的参与者,对于奖励更享受(4.29 vs 3.84)、更满意(4.34 vs 3.98)、更快乐(4.56 vs 4.14)。实验五中,参与者也表示接受非现金奖励的员工更喜欢他们获得的奖励,更愿意与朋友分享。
这项研究证明了员工在评价现金奖励与非现金奖励时存在两种价值标准,对实用性的追求使员工倾向于选择现金奖励,但让员工更满意,对员工有更强激励作用的,恰恰是非现金奖励。
厚通咨询做为一家专注于员工激励领域研究、咨询与产品开发的专业服务机构,在人力咨询领域深耕细作20余年。公司在“赋能员工,激活组织”的使命指引下,基于长期的实践积累和深入研究,形成了"咨询服务+SaaS平台”的一整套人力资源解决方案。业务涉及绩效管理、薪酬设计、股权激励等。
由厚通咨询自主研发的微认可——全新一代积分管理解决方案,采用游戏化机制实施员工激励、识别和发展人才,帮助企业即时表彰员工突出业绩、认可员工积极行为、帮助企业落实积分管理细则、支持企业文化落地、塑造无边界组织和发掘培养高潜员工,通过专业化、体系化、技术化的集成方案,让企业轻松有效地激励员工。截止目前,产品和服务已被银雁科技、贵州银行、贝壳找房SSC、太极计算机、徐工环境、北控水务、北京科勒、陶氏化学、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石化盈科、东阿阿胶、绿叶制药等各行业知名企业所采用。
引用:
Alonzo, V. (1996). The trouble with money.Incentive, 170(2), 26.
Shaffer, & Arkes. (2009). Preferencereversals in evaluations of cash versus non-cash incentives. Journal ofEconomic Psychology, 30(6), 859-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