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绩效系统平台三要素模型
绩效管理在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在所有人力资源管理的活动中,只有绩效管理是一项全员性、持续性的管理活动。绩效管理一直被管理者所推崇,这种推崇更多的体现在指导思想上的重视,但重视本身并没有使管理效率提升和改善员工行为。
推行绩效管理有两项重要的管理前提,即目标管理和计划管理。没有目标管理和计划管理也就没有绩效管理。所谓目标,就是“员工该做什么”;所谓计划,就是“员工该怎么做”。清楚了“员工该做什么”,也就知道了应该考核什么;了解了“员工该怎么做”,也就明确了考核是什么标准。从目标出发,有计划的对绩效过程实行管理,才是真正把握了绩效管理的思想。
绩效考核的重要思想是“要什么考什么”,而考核经常走入“有什么考什么”的误区。考核内容切忌面面俱到。因为考核的内容越多,权重也就越分散。绩效考核的内容应该来自重要职责领域,包括基于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业绩指标,以及关键业绩领域(KPA)和关键结果(KRA)。绩效管理,究其根本,是通过一整套有效的方法体系来支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而企业对战略目标的把控体现在绩效指标设置的权重上。
二、组织支持
组织支持是指工作分析、素质模型和薪酬设计等方面的支持,包括整个组织运行环境的影响。有效的工作分析有助于准确地提炼关键业绩指标,行为态度和素质能力的把握也是绩效考核的必备条件,而与之匹配的薪酬设计是绩效管理推行的有力保障。
1. 工作分析
重新回顾工作分析的定义和意义,我们发现,工作分析是根据组织内部的需要,通过岗位调查、分析、设计和评价各个岗位的功能和要求,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权限,以及承担该岗位职责的人员所必备的资格和条件,以便为事择人。
(1) 工作分析和工作设计可以作为工作绩效计划的依据。工作绩效计划的制定不能超出员工的职责范围,也不能超出工作分析设定的最高工作量,以免员工超负荷或低负荷工作。
(2) 工作分析和工作评价可以作为岗位绩效评价的依据。工作分析中含有针对不同岗位所确定的考核指标,工作绩效评价时应该参考这些指标;工作评价的结果可以反映部分影响工作绩效的因素,工作绩效评价应该考虑这些因素,做到评价的客观性。
(3) 工作评价可以作为岗位绩效反馈及改进的依据。在对工作绩效进行反馈及改进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工作评价的结果,以便明确失误的责任在于工作设置还是员工本身,避免反馈和改进的盲目性。
2. 素质模型
通过上一节对素质模型的介绍,可以发现,胜任素质模型是对优秀行为的明确定义和描述。所以绩效管理是从选对人开始的。没有行为,哪里会有结果?而行为的产生是由人的能力素质决定的——这就是“投入——过程——产出”原理。通过提升员工的胜任素质,再加上建立以绩效考核为基础的绩效管理系统,才能最终确保企业绩效管理提升。
胜任素质是基础,绩效考核是手段。胜任素质模型就是为了完成某项工作,达成某一绩效目标所要求的一系列素质要素的组合,包括不同的动机表现、个性与品质要求、自我形象与社会角色特征以及知识与技能水平。所以说以素质模型为基础的绩效管理,为各个操作系统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解决了所以然的问题。
3. 薪酬支持
不管是哪种方式的绩效考核,都要与职工薪酬联系起来,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从理论上讲,绩效考核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对员工的工作态度、能力和业绩等进行有组织的观察、分析、总结和评价等一系列程序性的活动。开展绩效考核,目的是全面评估员工的各项工作表现,使员工了解自己的工作表现与取得报酬、待遇的关系,获得努力向上改善工作的动力。绩效考核主要服务于管理和发展两个方面,通过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可以发现并激励优秀人才,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降低成本费用,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绩效考核必须与薪酬制度挂钩,与奖励惩罚结合,才能促使员工将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统一,实现双赢。
厚通咨询做为一家专注于员工激励领域研究、咨询与产品开发的专业服务机构,在人力咨询领域深耕细作20余年。公司在“赋能员工,激活组织”的使命指引下,基于长期的实践积累和深入研究,形成了"咨询服务+SaaS平台”的一整套人力资源解决方案。业务涉及绩效管理、薪酬设计、股权激励等。
由厚通咨询自主研发的微认可——全新一代积分管理解决方案,采用游戏化机制实施员工激励、识别和发展人才,帮助企业即时表彰员工突出业绩、认可员工积极行为、帮助企业落实积分管理细则、支持企业文化落地、塑造无边界组织和发掘培养高潜员工,通过专业化、体系化、技术化的集成方案,让企业轻松有效地激励员工。截止目前,产品和服务已被银雁科技、贵州银行、贝壳找房SSC、太极计算机、徐工环境、北控水务、北京科勒、陶氏化学、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石化盈科、东阿阿胶、绿叶制药等各行业知名企业所采用。